欢迎来到安徽省淮南民生中学!
网站首页 > 教育科研 > 教学资源 > 正文
教育科研
 
测 量—教学案例 >> 正文
测 量—教学案例
日期:2017-11-21        发布人:校助室        点击:1528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民生中学        王勤

教学内容:测 量  

课  型:实践活动课

教学目标:

  通过分小组活动,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的认识,同时通过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,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,认识到用数学知识来揭开我们身上的许多小秘密。通过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,感受拳头一周的长、脚长、一庹长、身高等的长度的数据,从中有所发现规律,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,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活动。

教学重点:通过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中,让学生发现其规律。

教学准备:米尺、软尺

活动策略:小组合作讨论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,经历测量长度的过程,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,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解决实际简单问题的能力,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,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。

教学过程:

  一、分组活动

师:我们今天就要在这个新教室里举行一次测量大比拼,决出一个冠军小组。你们有信心吗? 

生大声说:有。 

师:既然是测量大比拼,那谁来说一说,测量时,我们需要注意什么? 

1四个学生分成一组,进行活动,每组米尺一根,记录本、笔,选好组长,进行纪录。

2活动内容:分别量出每个人的拳头周长、脚长、一庹长、身高等。

(设计意图:教师将测量这一枯燥的操作活动,融入趣味十足,富有竞争的比赛,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积极性,使测量更具有挑战性。)

各组展开活动

(设计意图:充足的实践活动,给了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。)

二、小组汇报测量的结果

各组汇报测量结果

第×组量的又准又快,请拿出一面小红旗。你们组量的既准又快,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分工的吗?

师评:他们组不仅分工明确,而且还能互相配合,所以量的又准又快!希望其他组能向他们学习,学会分工、合作,在第二轮比赛中争当第一。

(设计意图:一句“你们是怎样分工的?”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反馈合作过程的思想。合理的分工,是成功合作的前提。教师善于从合作过程中,发现善于合作的小组,为大家树立榜样。)

三、第二次测量走一步有多长

各组测量活动开始

汇报测量结果

师评:看来,测量时,我们要选择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,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。 

(设计意图:充足的实践活动,给了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。同学们在第1次测量的基础上,经过观察、思考,发现了对折的方法。这是学生推理意识的具体体现。师生的正确评价,使每一个同学尝到了合作带来的成功体验,增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感。)

四、小组讨论: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?

  ①拳头的周长和脚的长度差不多。

  ②一庹长和身高的长度差不多

  五、活动总结

让学生谈本次活动的收获、体会。

六、布置作业

测量身高、写字台的高度。

活动反思: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,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。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实际的长度,再加上学生之间的配合让他们有了对区分厘米和米单位的机会,以及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,让学生全程参与,全员参与,有效参与,大大提高学习效率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小学教研室】